《2018年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发布,“马太效应”显现

日期:2018-10-31 08:54:06 来源: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分享到:
      从2017年起,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随着行业洗牌,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最终将渐渐形成强者越强,弱者淘汰的局面。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创业者论坛上,胡润百富与上海市科委合作发布了《2018年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据悉,上海市众创空间的数量在2015—2016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两年间成立的众创空间占比达到49.1%。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从2017年起,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随着行业洗牌,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最终将渐渐形成强者越强,弱者淘汰的局面。

与2016年相比,2017年众创空间300万以上收入的占比提高了16.2个百分点,综合服务收入占比增加12.3个百分点。白皮书指出,这说明上海市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目前大部分众创空间仍存在专业人员和导师配备不足、帮助企业融资能力弱、依赖于政府资助而自身竞争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未来亟需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从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性盈利的经营模式。

据介绍,上海市众创空间入驻企业规模基本以“小而精”的团队模式为主,超过六成的创业团队小于10人。现阶段,上海众创空间创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前三大高新技术领域是电子信息(64.4%)、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10.1%)、先进制造(7.6%)。

通过梳理2015年至今上海市各区关于众创空间扶持的政策文件,总体来看,绩效奖励型政策数量最多(30.1%),其次是运营与服务型政策(23.6%),然后是文化型政策(17.1%)。从具体的政策内容来看,上海在促进创新创业发展方面更多的依赖奖励激励手段或创业创新援助,即给予直接性的资金奖励。

超过六成的上海众创空间提供国际合作的服务,2017年共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712场。从外沿的国际化来看,上海已吸引Plug & Play、WeWork等国际知名众创空间入驻;从内涵的国际化来看,上海积极吸引外国人在上海创业,引进国外项目,从而转化为国内生产力。然而,上海众创空间在“走出去”上仍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够,专业化不足的情况,未来将继续提高国际化能力,完善国际化的布局。

针对这些情况,白皮书提出5条发展建议——

一是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未来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应打造全要素的共享孵化平台,并结合上海市及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围绕产业链的构建打造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提高入驻企业的孵化效率和孵化质量。专业化的众创空间要遵循“小而精”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同时助力于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

二是创新可持续性经营模式,增强服务竞争力。上海市众创空间需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性的可持续性盈利的商业模式,比如众创空间可以借鉴Y Combinator的运营模式,初创企业以少量的股权换取众创空间的孵化服务,一方面降低初创企业的成本,也激励众创空间更高效地帮助创业项目孵化,达到双赢,另一方面,成功的孵化项目可以反哺众创空间,从而逐渐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三是政策扶持专精化,增强社会投资引导力。目前上海市部分区域众创空间已显现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其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社会资源发展基础息息相关。各区需基于各自产业资源发展的差异性对众创空间及其入驻企业进行引导,开展众创空间示范工程,有的放矢地消除众创空间集聚发展的痛点,助力众创空间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目前政府以“资金”为主的扶持方向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应更多地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资,从而降低众创空间对政府补助的依赖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创业项目的孵化成功率。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走出去”能力。上海作为国际化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在众创空间“国际化”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应继续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众创空间“引进来”和“走出去”,尤其是提升“走出去”的能力。

五是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品牌影响力。品牌效应会扩大众创空间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入驻企业、投资者、导师及其他创业资源。上海众创空间需要结合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对成功孵化的创业项目、创业活动、创新比赛进行宣传报道,以提高空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